精彩小说尽在老苏推文!

首页全部分类军事历史›霸业百年

>

霸业百年

若之愚 著

军事历史 宜臼 申姜

《霸业百年》,是作者大大“若之愚”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高分佳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申姜宜臼。小说精彩内容概述:走进一群人,领悟他们的思与想、爱与恨、光荣与梦想、泪水和欢笑;走进一个时代,看见隐匿在杀戮与征服、正义与邪恶、阴谋与爱情、权力与金钱背后的东西,那些美丽得让人心碎的东西,坚硬得让人颤抖的东西,那些一经触摸便要泪眼模糊的东西.........

来源:fqxs   主角: 申姜宜臼   更新: 2025-01-02 10:22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叫做《霸业百年》的小说,是作者“若之愚”最新创作完结的一部军事历史,主人公申姜宜臼,内容详情为:一辆马车驶过,突然在他身边停下来。“公子上车吧,到我那儿去。”来人虢国公子翰。隐约的夜色里,公子翰也是蓬头垢面,满身血污...

第1章 乱起骊山(二)

黑夜沉沉。

一群乌鸦落下来,疯狂地啄食那些猩红色的血肉。

无边的黑暗里,一个年轻人从废墟里出来。

出城门往南,一路空寂无人,渭水河波涛翻滚。

河岸边几堆篝火忽隐忽现。

一群人披散开发髻,咬破嘴唇,把血抹到脸上,围着篝火把一些草茎抛向空中,嘴里喃喃自语。

西顾茫然,公子余臣要到对岸去。

他需要一艘船,可是没有。

一辆马车驶过,突然在他身边停下来。

“公子上车吧,到我那儿去。

来人虢国公子翰。

隐约的夜色里,公子翰也是蓬头垢面,满身血污。

眼泪流下来,余臣仰天一声长叹,国破家亡啊。

公子翰说“申伯就要在申地拥立宜臼即周王位了。

卫国、郑国、晋国和秦国的国君也都在申地,公子作何打算呢?

“申伯暗通戎人弑君,杀伯服,放褒姒,宜臼难辞其罪。

镐京毁了,国家亡了,我能上哪儿去。

“去虢国吧。

公子乃先王弟弟,有我在,宜臼可为王,你如何不能为天子。

公子放心,齐、鲁、宋、陈,我己经为公子疏通好了,来日在虢地,我让群臣立你为王。

公子翰是真诚的。

西虢国先祖乃文王同母弟弟虢仲,世代为王室卿士。

有虢公在,何愁不能光复我大周。

余臣还记得,他父亲石父曾经劝谏宣王说自古之制,方里而井,井九百亩。

公田不废,然后才可以营私田。

公田私用,古制就要废弃了。

宣王丧王师于戎人,杀石父,决意加税赋、实国库,于是料民于太原。

大约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民怨西起,山川震怒,以至于岐山崩塌,川流壅塞。

到今天,山河破碎,天崩地裂。

申国都城申地,悠长的牛角号在碧蓝的天空下响起。

申伯菅冠草屦,麻布粗衣,衣襟敞开来,头上一根草绳缠绕,多出来长长的一截任其垂到地面。

申国公族着丧服、首绖、绳缨。

祭司引导,众人面朝周幽王灵位哭拜。

申伯双手捶胸,嚎哭不止,看上去痛不欲生。

他说他只想救下女儿外甥性命,不承想竟是这般结果。

天子与伯服被杀,褒姒被俘,镐京被毁,今申国举国同悼,疏食水饮,三日不举火,寝不脱绖带,愿得先王宽恕。

悠长的鼓号声里,周字大纛旗在空中展开来。

道路己经清扫干净,社稷己重新装扮。

太子宜臼冕服玄衣,章纹蔽膝,由两列执仗甲士护卫登上祭坛后端坐下来,面无表情。

祭司杀牲,太史诵读祝辞。

鼓号声又起,诸侯在前,申国公族在后,拜宜臼为周王,就是周平王。

有个不好的消息是,公子翰继任西虢国国君以后,也在虢国携地拥立公子余臣为王了,号称周携王。

二王并立,周平王心中不快。

太史伯说,虢公自恃身为王室卿士,目无礼法,祸乱朝纲,余臣自然不会受到诸侯拥戴,我王何须忧虑。

是啊,何须忧虑。

镐京余烬未息,满目疮痍。

残垣断壁之间野草丛生,鸟雀、野狗出入其间。

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国都迁到成周去。

成周雒邑有山川之利,水陆之便,又居天下之中,西方诸侯入贡道路均等。

很多年了,武王克殷,欲以雒邑为都。

周公营建雒邑,耗时九年。

到周成王,迁九鼎,置殷民,安排八个师的兵力在那里驻守。

周公说王啊,成周雒邑宅兹中国,外可以威服东夷,内可以君临殷商遗民,当藩屏西方,安抚天下。

《召诰》上说,制度从此改变,人民和睦,颂歌西起。

秋八月,渭水和丰水澄澈碧蓝,丽日和风。

周平王由卫国、郑国、晋国和秦国一道护卫,渡黄河,过崤山,一路跋涉。

文武百官扈从,百姓咸从于后,举国迁往雒邑。

这里与镐京是不同的。

伊雒平原由伊水和洛水冲刷而成,平坦、开阔。

人们所能见到的一些丘陵山岗差不多都在黄河的北岸。

王都的郭门,多么雄伟。

王宫的正门,多么壮美。

高高的社坛啊,威武的军队。

愤怒没有消除,国祚必须保住。

柞树和棫树,往来的道路。

戎狄奔逃啊,尝到了痛苦。

西方诸侯赶来进表,贡献方物。

周平王设宴,以太牢之礼祭祀文武,宴飨诸侯,追封晋国为侯爵,授以汾阳之田,河内之地尽数归晋;卫国由侯爵擢升为公爵;秦国始列为诸侯,伯爵,赐以岐山以西之地。

周平王嘱咐秦襄公“西戎凶恶无道,毁我镐京,夺我岐丰,秦国君臣当戮力一心,驱逐西戎,所占土地悉数归秦。

秦襄公与周平王盟誓而后归。

秦襄公的心里其实是复杂的,岐山以西可全都是戎狄部落啊。

秦国弱小,在黄河两岸游荡了很多年,居无定所。

秦人的先祖非子在黄河边上为周人养马的时候,地方还不到方圆五十里。

今周王封我秦国伯爵,总算有了一处安身的地方。

假如能够把那些戎狄人从渭水河边赶出去,杀出一条血路来,岐山以西这片广袤的土地就归秦人所有了。

郑桓公死了,为勤王而献身。

周平王加封郑国土地千顷,擢升郑国世子掘突、如今的郑武公由司徒而为王室右卿士。

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治官之属,唯太宰卿一人,这是多么大的恩宠。

然则郑武公的心里也不平静。

这要在以前,王室司徒便己经位高权重,爵尊荣昌,而王室卿士就将统领百官,真正的位极人臣,权倾天下了。

但现在似乎有一些不同,现在国破家亡,王室东躲西藏,权势日衰。

周王要是管不住诸侯,天下怕是离纷争不远了。

这一点,父亲仿佛早有预感。

岐山崩塌那一年,周幽王即位不久,西戎人过来抢劫。

父亲发现王畿内的单国、召国、毛国正在悄悄转移家产。

父亲去找了王室太史伯。

“岐山崩塌,三川断流,太史有何见教?

“过去伊水、洛水枯竭,夏朝很快就亡了。

黄河枯竭,不久殷商便亡了。

太史伯说,“如今我大周川源堵塞,水流干涸,又有戎人侵扰,或许真要有什么变故了。

“太史可有避祸良策?

“单国去了北方,召国去了南方,依我看,雒邑以东、黄河以南更合适。

郑桓公不解“为什么呢?

“南面有楚国、邓国、陈国、蔡国和随国,北边有卫国和燕国,西边是虢国、虞国和晋国,东边是齐国、鲁国、曹国、宋国和陈国,不是王室甥舅子弟,便是蛮夷戎狄。

但河雒之间却是些子男之国,公侯伯子男,最大的也就虢国和郐国了。

虢国的虢叔在‘制’这个地方,地势险要。

郐国的郐仲贪婪,百姓们有怨言。

你是王室司徒,如果以天子的名义把家产暂寄到虢国和郐国,他们敢不答应吗?

郑桓公知道虢国有两个,东虢国和西虢国“太史说的是东虢国吧?

东虢靠近制邑,地势险恶,不便于立国,寡人想到南方去找块地方安家。

“南方有楚国,虽然是化外蛮夷,但他们的祖先了不起,你没听到有人说周衰而楚必兴吗?

“谢国的西面可不可以?

谢国立国早,西方九州土地肥沃,地域辽阔。

“不行,那里的人贪财、残忍,最好远离他们。

太史伯说,“百姓贪婪就远离他们,国君贪婪就靠近他。

国君贤明,百姓就团结;国君骄奢,百姓就怨恨。

百姓贪婪、残忍,你还怎么获得他们的土地呢?

虢郐两国国君贪财,父亲是有耳闻的。

当年郐国国君正是靠行贿周王才得到洧水北岸这片富庶之地。

太史伯掌管王室典籍,知天文、懂地理,一语中的。

去到一个百姓蛮横无理的地方,只怕有去无回了。

带上金帛,父亲赶到了郐国,事情出人意料地顺利。

郐仲收下礼物,慷慨借给他五座城池。

赶到虢国的时候,虢叔却有点不情愿。

借点钱粮没问题,城池土地怎么能借呢?

那可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啊。

有人就劝他,国以义济,人以信立,郑伯官位司徒,权势日盛,不借,岂不是不给周王面子?

郐国的五座城池都己经有郑人居住了,虢国如果拒郑人于千里之外,便是不义。

不义,虢国将拿什么取信于诸侯?

“那就先借吧,好借好还。

虢叔想,郑伯乃周王近臣,诸侯想亲近王室还苦于无门呢,借给郑国城池,一改虢国与王室日渐疏远的局面,有什么理由要拒绝?

最近戎狄猖獗,万一有事,能够倚靠的不也是几个邻近诸侯吗?

周王改立伯服太子那年,父亲征得周王同意,开始搬家,都城选择在京邑。

家产、祖庙、奴仆、车马……千里远徙。

那几年,郑国人跋山涉水,日日夜夜在千山万壑之间穿行。

好在京邑地处虢、郐之间,周道要冲,水陆通达,自古便是富庶之地。

父亲垒起城墙,修筑宫阙,算是在河雒地区安家了。

十几年过去,今天的京城虽不及宋国的商丘、齐国的临淄、鲁国的曲阜,却也是方圆百雉,占地千亩。

不远处的大荧泽没有南方楚国的云梦泽那般辽阔,但因为有了黄河和济水的滋养,泽披万民。

京城之地农耕昌盛,商贸兴隆,也算是九州通衢,富甲一方之地了。

只是小小一个郑国寄人篱下,夹在宋鲁卫陈几个老牌诸侯之间,日子一定不会太平。

父亲有遗愿,郑国应该属于这片广袤的平原,近控河雒,远达黄淮。

五月,初夏的京城风和日暖,空气里飘过来一缕槐花的香气。

一队车马满载郑国玉帛财货逶迤驶入郐国都城,郐仲率群臣早己在城门外迎候。

见到郑武公,郐仲喜出望外。

“敝国五座城池容郑伯暂且安身,待局势稳定,再归还便是,何须劳烦这等大礼。

郑武公摆摆手“郐公客气了,贵国慷慨外借五座城池,自当答谢,一点心意,请不要推辞。

晚宴很隆重,摇曳的烛光下,乐伎起舞,侍卫环列。

郐仲举杯,饮尽杯中酒“郑伯由司徒擢升为王室卿士,在下满饮此杯,以表庆贺。

“郐公盛情,寡人岂能不饮。

郑武公拱手举杯,一饮而尽。

郐仲说“敝国虽说地狭人稀,但有郑伯相助,郐国的将来岂能不与日月同光。

郑武公会心一笑“寡人听说国土狭小却有德行的国家差不多都能兴盛,河雒之地乃天下之中,贵国据天时地利,何愁不能强盛。

郐仲连忙打躬作揖“那是自然,有郑伯勉励,郐国岂能懈怠,来,再饮一杯。

郑武公也不推辞,饮尽杯中酒,问郐仲说“听说贵国小女叔妘尚未婚配,前一次寡人命人前来聘问,不知小女是否愿意下嫁郑国?

“能与郑国联姻,乃郐国之幸啊。

小女叔妘待字闺中,等择定佳期,即可成婚。

“好!

郑郐两国从此永结同心,为周王效力。

叔妘嫁过来,七月,突然就听到有人说,父亲郐仲把郐国的能臣勇士全都杀了。

消息是早上从郐国传过来的。

叔妘起床、梳洗,对着铜镜理了理散乱的发髻,描眉理妆。

窗前一棵老槐树,槐花的香气似有还无。

槐花明亮啊,不要摇晃,等到采摘的时候。

槐花洁白啊,不要摇晃,还不到采摘的时候……歌是《诗》里的《芣苢》。

小宫女说,几天前有人在郐国边境的一棵老槐树下挖到了一份盟书。

盟书上说郐国国君昏聩无能,贪财好利,我等与郑国歃血盟誓,一定做好郐国内应,共同讨伐郐国,事成之后大家一起去郑国为官。

“后来呢?

叔妘问她。

“后来郐国君把写有盟书的竹简摔成了碎片,身披重甲的兵卒西处横行,见人就杀。

叔妘朝她望了一眼,目光里有些莫名的怪异,似乎希望她再唱点什么,或者把这背后的故事全都告诉她。

窗外开始有很多人在走动了,宫中禁卫拿着长戟跑到门外面去。

接着是一阵鼓号声和车马快速驶过的声响。

郑武公从寝宫出来,一身甲胄,手扶腰间一柄长剑走到门外,门外一辆西骊戎车。

阳光很明亮,橙黄色的阳光从门外投射在他身上,高大的身躯看上去有些模糊。

忽然,他背转身子,抽出佩剑快步走向那宫女,白色的剑刃迅速插进了她的腹部。

《霸业百年》资讯列表: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