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高”的《伏牛山志异》小说内容丰富。精彩章节节选:如果我现在问你:你是无神论者吗?你多半会说:是的,我不信这个世界上有鬼神。但我想告诉你,你不信,是因为你没见过。或者说,你没有生活在有鬼神的地方。我的家乡,就是那样的地方。它离神都洛阳不远。神都嘛,有神,才叫神都。洛阳市区人多,是有神无鬼的地方。但往东南走一百公里,就进了伏牛山脉,也就是我家乡的地方。这里人少,只有山和山之间的沟沟。你要是在这儿住上一年半载,就会相信,鬼神确实存在。...
来源:fqxs 主角: 二林大年 更新: 2025-04-19 10:25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小说《伏牛山志异》,相信已经有无数读者入坑了,此文中的代表人物分别是二林大年,文章原创作者为“道之高”,故事无广告版讲述了:她没说话,拿眼看了我一眼,就转身进屋。我们跟进去,屋里黑,只有灶台边烧着一点火。她让我躺在炕上,自己坐到我头边,嘴里念念有词,也听不懂。念了一会儿,她拿出一张黄纸,在炉火边点着了,纸一烧着,她立刻用小瓷碗扣住了黄纸的火头,然后把碗倒扣在我额头上...
那年我八岁,发了一场高烧,三天三夜不退。
白天还好说,一到晚上就烧得迷迷糊糊,满头汗,咳得首吐。
我娘急坏了,抱着我去了镇卫生院,打了点吊水,医生说是感冒,吩咐多喝水、多睡觉。
可吊了两天水,一点用没有。
烧不但不退,咳嗽更厉害了,咳得眼前首发黑。
夜里我睡不着,一闭眼就觉得房顶塌下来似的,有时候一股凉风在耳边吹,吹得人心发慌。
第三天晚上,我奶奶坐在炕边抽了一夜旱烟,天刚蒙蒙亮,就说“不行了,得去找花婆子看看。
花婆子是村外一位神婆,七十来岁,住在黄土坡后头的小土屋里。
平常不露面,只有谁家小娃娃久病不愈、夜哭不止,才有人去请她。
那天早上天还没亮透,奶奶用被子把我裹上,背在背上,一路哼着老调子,一步一步地走到坡那边去。
花婆子己经在门口等着了,像是知道我们要来。
她个子小小的,脸上皱纹密得像干枣,穿着灰布衣,头发挽着个髻,手里拿着根木头棒。
她没说话,拿眼看了我一眼,就转身进屋。
我们跟进去,屋里黑,只有灶台边烧着一点火。
她让我躺在炕上,自己坐到我头边,嘴里念念有词,也听不懂。
念了一会儿,她拿出一张黄纸,在炉火边点着了,纸一烧着,她立刻用小瓷碗扣住了黄纸的火头,然后把碗倒扣在我额头上。
“压压魂,魂浮着,病下不去。
她说。
碗扣在额头上没多久,她用指甲轻轻敲了一下碗边,耳边就听到“咚的一声闷响。
她皱起眉头,说“浮得厉害,这病不是虚火,是卡着了。
说完,她站起来,从屋角的一个红布包里,拿出一小撮草灰、一根鸡毛、一条红绳,还有一个小小的人形剪纸。
她把剪纸人放在我胸口,用鸡毛沾了点草灰,在纸人上从头扫到脚,一边扫一边念“回三魂,唤七魄,病不留,夜不缠,命火归位,精气归元……接着,她忽然从怀里摸出一个破小木碗,里头是一撮不知名的灰灰粉末,她把粉末撒进碗里,又朝空中伸出那根短木棒,猛地一顿,空中“啪的一声脆响。
她像真从空中抓到东西一样,把那根棒子往碗边磕了磕,嘴里轻声说“下来了,下来了。
随后她双手捧着碗,小心地递给我奶奶“让他喝,不能洒,也不能剩。
奶奶一言不发地接过来,端给我。
我当时烧得脑子发胀,但一闻那碗,居然有药味,微苦中透着点甜,还有一股说不清的凉意,像青草叶子泡过井水那样。
我迷迷糊糊地张嘴,奶奶一勺一勺喂我喝,明明碗里是空的,嘴里却有味。
等我喝完,花婆子点了点头,又拿黄纸点火,把那张纸人烧了。
火苗一闪,纸人化成一缕烟,飘上了屋梁。
她不让我说话,只是在我耳边低声说了一句“晚上别回头。
那一夜,我睡得很沉,没有做梦,也没有咳嗽。
第二天一早,我醒过来,烧退了,嗓子也不疼了,身上出了身细汗。
我们临走时,花婆子送到门口,一句话没说,只是站在风里看着我们走远。
回家第二天,我娘收拾灶台的时候,在炉口上方的屋梁上,发现一只干瘪的蝙蝠,像是被烫死的,毛还焦了一块。
她抬头看我一眼,没说话,把蝙蝠小心地用火钳夹下来,埋在院墙根。
《伏牛山志异》资讯列表:
为您推荐